Wednesday 15 August 2007

資優生能掌握童真?

中文傳媒近日一個熱門課題是資優兒童, 上個星期到warwick大學採訪的國際資優青年計劃,正處理後期工作,這個星期會播放.

在那裡, 我遇上了一個台灣十一歲很可愛的女生, 亦是班中年紀最小的一個,跟香港來的學生選讀數學科不一樣,她選了學戲劇,而她給我的每一句話都是sound bite, 絕不官話.

她說: 這裡的老師不會生氣耶! 可以好早放學.

繼續活潑地說: 外國的學生也很友善, 但我們中國人跟其他學生不一樣, 他們都比我們大方,動作也大一點, 是我們太害羞吧!

聽完之後都感受到她是快樂的來上課, 也說回一些年紀適合而輕鬆得體的說話, 亦是唯一一個有點童真的華人學生.

這一班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學生,參加暑期課程,都是有潛質成為優才生. 有來自香港學生,也有台灣學生, 共通點之一,他們都是地區名校或國際學校的初中生, 還有都曾經多次出國參加暑期班 .

我其中一個要向校方問的問題是, 究竟資優生, 是家庭財政資源優厚的意思, 還是學生的天資優厚? 參加這些暑期班, 可以學習英語, 也可以分享其他世界各地學生的文化和思想, 確實是有意思, 不過學費加旅費要數千鎊, 又有多少父母負擔得起, 怪不得李麗珊話養一個小朋友要四百萬港元了!

不過, warwick 大學的負責人亦指出, 英國大學取錄優材生的制度有變, 各院校不希望提早取錄年幼學生入學, 他們應該享有做適當年紀應做的事, 太早取錄他們,他們只能讀數學或物理, 這些較少人際之間接觸的科目, 其實對他們的心智發展不一定好.

想深一層, 匆匆忙忙取得大學學位, 錯過的可能是青年人之間建立的友誼, 發發青春豆芽夢的時光, 太快投入現實世界, 參與金錢名利的遊戲, 錯過的是人生路上其他的風景吧!

現在退休年齡不斷延遲, 那又為什麼要人提早開始投入社會工作.

還有愛情和家庭, 資優生又未必能夠掌握這些快樂的泉源.

又有個怪現象, 那些資優生或公開考試狀元多數選擇醫學院, 好想了解他們將來究竟會是怎麼樣的醫生呢?

如果他們念經濟, 做個投資銀行基金經理, 又能不能不輸給次級按揭風暴?

回程的路上,經過農場, 看見那班學生, 在摘草莓在嬉戲, 在草叢間奔走, 享受英國難得的陽光, 暑假不應該在課室上課吧!

Wednesday 1 August 2007

英國刺身 只留回味

在英國五百多間日本餐廳廚師,最近為了悍衛魚生的色鮮味,要展開新的抗爭。

根據去年通過的歐盟健康及安全指引,規定所有魚生要急凍二十四小時,並保存在零下二十度,去殺死所有的寄生蟲,而英國食品標準部門最近才嚴厲執行。

急凍再解凍,魚生便會失去了那份口感,魚生師傅一直都執著於新鮮和質感,現在的新例,等同於倒他們米。

日本師傅提出實施廚師發牌制度,讓廚師負上最終的衛生責任,但就不要管制他們如何處理魚生材料。

事實上,現在英國的連鎖超市,或者三文治店都有出售壽司魚生,每間店每個星期都平均銷售三萬個餐。不過,據我所見,除了周遊列國見怪不怪的金融界人士,或走在時代尖端的創意工業從業員外,魚生壽司這些食品仍然未為主流的平民百姓所接受。

在寄生蟲和色鮮味如何取捨,日本廚師當然堅持以食味行先,歐洲人卻堅持衛生第一,因為怕惹官非。

講真,英國四面環海,但你不會買到新鮮海產,除非你住海濱城市,或住近東倫敦的BILLINGATE鮮魚市場,你可以買到的只是急凍貨,我好多英國朋友甚至連蟹都未曾品嚐過。

而新規例,還涉及歧視問題,因為不是所有海產都包括在內,歐洲人普遍食用的貝類海產,如生蠔就獲豁免,這樣是否針對日本刺身呢?

Tuesday 31 July 2007

女王的碼頭



月再回香港, 不會再有尖沙咀鐘樓,不會有天星碼頭, 對於再見皇后碼頭,都不見得樂觀.


令人記起倫敦擴建St Pancras 火車站工程, 倫敦人組織thnk again的反抗情緒同樣高脹, 亦同樣提呈司法覆核. 他們成功申請禁制令,high court 今年頒發protective costs orders ,阻止發展商拆卸當中的二級歷史建築物stanley building, 司法覆核使到這個總值達二十億英鎊的工程延誤半年.


當初搬到英國, 不習慣在黃金時段看bbc 2 的antique roadshow節目, 每一集都是些公公婆婆,展示維多利亞時代的手飾盒, 二戰時保留下來的洋娃娃.


一些二十歲出頭的年青人,都看這個節目看得津津有味.


時間久了, 我開始欣賞這班老頭子的熱心, 古老當時興, 別有一份情懷, 何況這些古物極有價值.


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大部分玻璃幕牆酒店或商業大樓,最低三層的外牆都保留部分十八世紀建築物,不過古典與現代混合, 使人反感.


那位攝影師哥哥揭開了底牌, 這些懷舊的建築部分並不是真正的原建築物, 只是建築商想給遊客假像, 才專程加建, 以假亂真, 他們羅馬尼亞人極之討厭.


正如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回歸十年特輯, 香港之所以有今日, 全賴祖國過去十年的支持與努力.


香港人要懷舊, 必須考慮祖國的支持, 不要用殖民地的法律, 阻礙祖國的發展.